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
本書作者:Mitchell Franklin, Patty Graybeal, and Dixon Cooper
出版年份:2019
授課名稱:會計學(二)書評教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原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蔡璧徽教授
【總評】
整體評價:
內容概述:
本書是基礎會計學,內容從基礎的會計學概念開始,先提供大架構介紹會計的角色與會計報表,包含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接著,就循序漸進講解會計計錄過程,闡述交易的記錄與認列,強調會計並非記錄所有的事件,而是主要記錄影響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的交易。本教材第三章則鉅細靡遺講解會計分錄,利用清晰的排版讓讀者能系統性了解借貸法則於分錄和過帳的運用,並以線條指示過帳後最終餘額與試算表間的關係。第四章與第五章提醒讀者延續前三章概念,完整介紹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結帳後的試算表,引導學生從試算表的科目與金額,接續編製損益表、保留盈餘表與分類性資產負債表,本書不斷提醒讀者會計章節環環相扣,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分針。本書第六章以後的章節,則建構於第一章至第五章會計循環的模式,針對買賣業與資產科目:現金、存貨、應收帳款、固定資產,負債科目: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與公司會計,讓學生事半功倍理解這些特定會計科目的紀錄過程。系統性說明這些主題分錄、過帳、試算、編表的作業流程,架構清晰內容完整。
試用心得:
交通大學會計學為必修課程或跨院通識課程,學生修會計學的動機主要有二:1.取得必修或跨院通識學分。2.準備考會計師、高普考與公職銀行,此本開放式教課書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編排由淺而深,從基礎的會計循環介紹出發,之後闡述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接著,介紹會計報表資產項目:包括現金、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公司會計與現金流量表,講完一個主題,再進入另一個主題,條理分明,循序漸進逐步建構學生觀念,適合研究型大學或科技大學初學會計學者使用學習。學生除可藉由這本課本完整瞭解基礎的會計作業流程:包括分錄、過帳、試算、編表的步驟外,學生甚至可以系統性從個別會計項目的特性理解商業行為,例如,從應收帳款需認列壞帳費用讓學生體悟商業爾虞我詐,欠款者可能背信違約不付款,作為學生經商與創業的警惕。整體而言,此本會計學開放式教課書給予學生通盤了解公司運作和會計科目作業流程的關聯性,以此書為課堂教課書可以加強同學理解商業運作與培植學生會計基礎。
尤其,現在的大學生修課眾多負擔重,每天揹沉重的教課書也是很辛苦,並且,學生是初學,難免跟不上老師講課是講到課本第幾頁,這學期本人使用本開放式教課書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發現,由於此本書是一本電子書,教師上課可直接用此本教課書的PDF檔,標註講述的部分,學生能以手機或平板電腦跟著老師的講解,提升上課的專注能力與學習士氣。此外,課本後面還有習題,網站上還有習題解答,提供學生模擬演練,釐清觀念,教師上課期間可以直接選幾題後面的習題直接實作給學生觀摩,促使學生了解從分錄、T字帳至編製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等會計報表的步驟,培養學生每個章節主題會計紀錄的能力。指定此本教材作為課堂的教課除了學生學習成效大幅改進外,對課程滿意程度亦大幅提升。
本開放式教課書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會計科目某些專有名詞還是和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略有差異。例如,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公司會計的普通股股本為Common Stock,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公司會計的普通股股本為Share capital-ordinary,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公司會計的特別股股本為Preferred Stock,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公司會計的特別股股本為Share capital-preference,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的股本溢價為Additional paid-in capital from common stock和Additional paid-in capital from preferred stock,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的股本溢價為Share premium-ordinary和Share premium-preference,專有名詞略有差異,要提醒學生注意,萬一學校有大會考,要提供學生對照表,提醒學生還是要用大會考科目作答,以免被大會考聯合改卷的助教扣分。
本開放式教課書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資產負債表排列方式和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的排列表達略有差異。例如,資產以流動性高的資產按照流動性排列到流動性低的資產,先排流動性高的資產再排非流動性低的資產,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資產負債表資產卻以流動性低到高排列,此外,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Volume 1: Financial Accounting負債以流動性高的負債按照流動性排列到流動性低的負債,先排流動性高的負債再排非流動性低的負債,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學教課書資產負債表資產卻以流動性低到高排列,此本開放式教課書的排列方式和台灣公司公開說明書排列方式反而較為切近,有助台灣學生理解台灣公司報表。但這些資產負債表的排列差異,仍要提醒學生注意,萬一學校有大會考,要提供學生對照表,提醒學生還是要用大會考課本作答,以免被大會考聯合改卷的助教扣分。
提供試用後之建議,給欲使用此參考書授課之教師:
會計學內容龐雜,一本書動輒上千頁,一個學期三學分的課程可能無法上到一半,原文書一本約一千五百元,學生買書是沉重的負擔,若學生只修一學期會計學(I)或會計學(II),一學期上課內容不到半本教課書,學生會覺得可惜,這十年來台灣的經濟衰退,家長賺錢很辛苦,對初學者而言選哪一本教課書都只是認識這個學科的敲門磚,學生上課後有興趣可以自行到圖書館借閱其他相關書籍深入鑽研,採用較為經濟的開放式教課書,學生取得便利,有助於學習。本開放式課本先說明會計學的角色和架構,闡述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等會計報表的功能,接著,此開放式教課書就循序漸進講解會計紀錄過程和交易分錄認列,強調會計主要是記錄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有所變動的交易,由於此開放教材提綱挈領表達會計流程,學生一目了然,很容易吸收。
此外,本教材第三章則鉅細靡遺講解會計分錄,利用清晰的排版讓讀者能系統性了解借貸法則於分錄和過帳的運用,並以線條指示過帳後最終餘額與試算表間的關係。第四章與第五章提醒讀者延續前三章概念,完整介紹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結帳後的試算表,引導學生從試算表的科目與金額,接續編製損益表、保留盈餘表與分類性資產負債表,本書不斷提醒讀者會計章節環環相扣,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分針。本書第六章以後的章節,則建構於第一章至第五章會計循環的模式,針對買賣業與資產科目:現金、存貨、應收帳款、固定資產,負債科目: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與公司會計,讓學生事半功倍理解這些特定會計科目的紀錄過程。系統性說明這些主題分錄、過帳、試算、編表的作業流程,架構清晰內容完整。整體而言,該本會計學給予學生通盤了解上市公司的會計作業流程,以此書為課堂教課書可以培養學生會計從業基礎,不但能提升學生成績,亦能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滿意度。